兽药导购

主页 > 兽药 > 技术交流 > 夏季猪皮肤病,有这些信号就要赶紧处理了!

夏季猪皮肤病,有这些信号就要赶紧处理了!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养猪时间:2017-06-13 09:15点击:

随着夏季到来,气温升高,不少猪场猪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紫色斑点。这些斑点常常出现在猪的耳部、背部和腹部。特别是断奶后的保育猪,体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点较多,而且还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如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生长受阻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死亡。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就一起探讨一下。

1. 圆环病毒病(病猪皮肤上的紫色斑点)

又称皮炎肾病综合征。病猪皮肤出现散在斑点状的丘疹,丘疹开始呈红色,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紫红色的病灶,继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病变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

此外,有些猪还会出现发热、喜扎堆、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结膜炎,拉黄色水样粪便、体表淋巴结肿大、呼吸急促、甚至衰竭死亡。

防治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做好新生仔猪的疫苗免疫,仔猪断奶后定期加药保健,来综合防控本病的发生。

2.急性型猪瘟(病猪皮肤上的紫红色出血点)

又称“烂肠瘟”,刚发病时,常无症状突然死亡1-2头,几天后猪群相继发病,体温升高到40.5-41℃,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可视粘膜和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皮肤有指压不褪色的针尖大密集出血点。病程1-3天,死亡率达90%。用药物治疗无效。

防治方法: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疫苗预防。疫苗注射,母猪应于配种前免疫,仔猪在25日龄首免, 60日龄时二免。适时进行抗体检测,凡抗体不合格的猪,需及时补免。

3.附红细胞体病(病猪皮肤上的红色斑点)

又称“红皮病“,许多猪发病初期食欲不振,体温开始上升,40-41.5℃呈稽留热。全身皮肤发红。眼结膜潮红,有的猪呼吸加快,有的有呕吐现象,精神沉郁,前期便秘,大便干燥如算盘珠状,有的带肠粘膜,后期腹泻,排黄色或灰褐色水样稀便。尿色变深,呈黄色。5-6天后有些猪颈部、背部、胸腹下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如绿豆至黄豆大的红点。8-9天后,红点变成紫斑,背上毛孔有铁锈色斑点。有的猪两后肢不能站立。十几天后发病的猪皮肤苍白。

防治方法:     

因本病现无疫苗预防,现只有用药物防治。首选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保健。

4.猪丹毒(红色斑块)

 又称“打火印“,亚急性型(疹块型)病较轻,头一两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较多见),有热感的疹块,指压退色,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病猪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疹块发生后,体温开始下降,病势减轻,经数日病猪自行康复。

哺乳仔猪和刚断乳的小猪发生猪丹毒时,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不超过一天。

防治方法:   

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和疫苗免疫,本病治疗可使用青霉素、头孢类药物,首次用量可加倍使用。

5. 寄生虫

病猪以剧烈痒觉为特征,躁动不安,食欲降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下降,是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疾病之一。病变通常先在耳部发生,耳部皮屑脱落,进而出现过敏性皮肤丘疹,以后逐渐蔓延至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猪常在猪栏、墙壁等处摩擦,严重时造成出血、结缔组织增生和皮肤增厚,局部脱毛。

防治方法: 

①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每周带猪消毒1-2次。

②建议生长猪60日龄和出栏前一个月各驱虫一次,母猪每年驱虫四次,即每个季度驱虫一次。

责任编辑:宋美丽  

返回猪e网首页  返回兽药中心首页  返回论坛首页
兽药资讯 资讯列表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企业展播 高端访谈
兽药技术 行业精英 人物博客 政策解读 行业会讯 使用案例 使用经验 专家论点 经营之道
兽药交流 兽药交流 新产品发布区 兽药GMP|GSP 政策法规 临床用药
论坛精华 版主推荐 论坛热点 今日话题 论坛新帖 网友日记 活动召集
猪病交流 病例图谱 疫情通报 圆环病 蓝耳病 口蹄疫 猪病大全 猪瘟 高热病 伪狂犬 副猪嗜血杆菌
国际动保 勃林格 梅里亚 派斯德 拜耳 杜邦 默沙东 礼来 辉瑞 海博莱 其它
兽药导购 抗生素 疫苗 驱虫药 中草药 消毒药 催情促孕 保健药物 防酶脱霉类 灭蝇灭鼠药 兽药原料
兽药专题 2012年度兽药企业口碑五十强榜单 腹泻 驱虫 口蹄疫 圆环病毒 蓝耳病 病毒病

锐奇数据

热门讨论

热门猪病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