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导购

主页 > 兽药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声音:全面替代抗生素 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行业声音:全面替代抗生素 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作者:佚名来源:齐贝网时间:2015-09-20 18:09点击:

  一、抗生素使用,有哪些不规范现象?

  第一,疫病复杂,终端养殖户滥用抗生素。比如罗非鱼产业,当池塘水温达到28度以上,很容易暴发罗非鱼链球菌病。近年来此病比较流行,海南、广东粤西等地区发病率非常高。为了防治链球菌病,养殖户超量使用兽药的情况很普遍,甚至违法使用人药。我们做了一些研发,这种病用了药物后,没几天就没有作用了,只能转用其他的药物,产生耐药性了。

  第二个是在原料方面。目前海大和六和、通威、禾丰、双胞胎正在做一个项目,就是原料品控。举个例子,现在是11份,北方的狐狸肉很便宜,有部分小型饲料厂会采购狐狸肉制成的肉粉。我跟六和的人交流时了解到,为了使狐狸的毛色更好,打蛋白同化激素,还打蜕皮激素。饲料厂用了这样的肉粉之后,导致了鸡变性。所以原料这一块的安全风险意识要提高。

  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许国焕教授:刚才海大说的这一个现象我也听说过。抗生素的使用,在现在的饲养水平下,需要正确的引导。尤其在停药期方面,政府对饲料厂、养殖户要加强监管。

  华南农业大学郑诚教授:饲料厂超量添加、养殖户超量使用,甚至盲目使用的现象的确存在,主要原因是担心抗生素产品质量不好,或者按规定量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另一个更加普遍的问题是不按规定休药,虽然有些企业在标签上写了休药X天,实际上很难做到。

  江丰技术副总监池树宏:多数饲料厂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生产的。比如鸡料,我们的鸡料有小、中、大、肥四个阶段。肥鸡料是不含药物的,也就是休药期使用的饲料。在饲料销售过程中,我们都会建议养户在出栏之前,用肥鸡料半个月,但很多养户没有饲喂肥鸡料或者饲喂时间不够。很多养户会根据行情、疫病等情况选择出栏时间,在大鸡料阶段可能就把鸡给卖了。

  华南农业大学管武太教授:有些养殖户判断能力普遍也不是很客观,其实腹泻等很多疾病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但养殖户往往是怪罪到饲料上面,那么饲料企业为了能够卖出去,不得不添加药物,所以还是利益驱使。如果是一条龙的企业,自已生产饲料自己使用,休药期就容易控制。但如果是非一条龙企业,采用外购饲料,而购买的饲料本身已经添加了药物,养殖户没有选择权,自然做不到遵守停药期。这一点,温氏可能比较有发言权。

  广东温氏副总畜牧师谭会泽博士:我们也是按照168公告来操作的,所选用的抗生素都是在附录一里面。鸡饲料中,我们有肥鸡料、空白料,没有添加任何药物。我们会跟合作养户反复强调,出栏前要使用空白料7-10天。针对养殖过程有无使用违禁药物、鸡肉有无药物残留等问题,温氏已经有一套完善的监管方法。从去年开始,每个合作养户每一批鸡上市前都必须抽查2-3只鸡,检测它的肝里面和肌肉里面的药物残留量。我们这项检测费用每年要花4000多万。

  华南农业大学杨琳教授:我就说一点,饲料厂生产的哪种饲料、哪个阶段的饲料都无可厚非,但养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操作偏差,这个要想办法解决,最起码饲料标签要规范,注明休药期。

  达农威总经理马建宁:抗生素这个问题,很多人主观上还是认为养殖离不开抗生素,觉得不使用抗生素,疫病就多,猪就会死。比如说,小猪为什么会腹泻呢?大部分人认为,小猪刚出生,肠道还没有建立起来完整性,所以消化力不强,饲喂饲料小猪就容易消化不良。所以根据这样的一个想法,我们就会选一些价值非常高的、容易吸收的原料在里边。成本增加了1000多块,解决了吗?没有解决。

  是我们的出发点不对。动物都是由小到大的,实际上腹泻的原因本质是应激,小猪、大猪、母猪很多问题都是在应激上。拿畜禽日粮来说,原材料价格拼命上涨,就用低质原料;畜禽养殖土地资源贫乏,要集约化,结果养殖密度大等等,能不产生应激吗?养殖变成商业化生产之后,越来越逐利的行为,已经使行业处在一个高度应激的状态,而不是越来越小。我们先要接受这个现实。如果不先解决应激这个问题的话,谈抗生素的这个话题是徒劳无益的。

  二、抗生素使用,法律法规是否完善?

  郑诚:根据农业部168号公告,我个人的看法有两点,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个是它里面规定了每一种抗生素药物的用法用量,究竟合不合理?里面提出的二硝托胺预混剂,来自2000版《中国兽药典》,现在还是这个用量,到底有没效果呢?另一个是休药期的问题,比如说某种药规定休药期是3天、5天或是7天,这是科学、合理的,但是很难执行。

  华南农业大学江青艳教授:细菌的变异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的法规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刚才我又认真读了168号公告,提出几个问题跟大家探讨一下。第一,公告的内容应该更新,就像郑老师说的,十几年前药物的推荐用量放到现在,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第二,有些描述不够科学。比如,很多关于抗生素类有效作用或者用途的描述,就很容易误导使用者。抗生素促生长作用的提法,我一直非常反对。我查过很多资料,没有任何权威论文指明抗生素能刺激动物的生长素来促进生长。动物生长发育,都是体内的一些激素在调控,抗生素绝对没有参与这些功能。但为什么会有促生长的效果?事实上是由于病原太多,抗生素仅仅是通过抑菌带来了健康,提高了效益。另外,我感觉到药物种类还是太多,比如说,球虫类就有十五六种。种类越多越不好管理,这也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杨琳:如果要修改,第一步应该筛选和减少药物的品种。第二,目前关于使用规范、药检的条文,很多是从饲料添加剂方面展开的,一些添加在饲料里的药物在养殖生产实践中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效果。所以,我认为条文规定应该有更多的科学依据。第三个方面,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怎么样促进规范使用药物,挑战比较多,但这方面真的需要加强。

  飞禧特总经理盛广成:我刚才认真数了一下,附录里面水产用的药物很少,两个附录加起来只有七种。据我所知,这七种药物基本是养殖户自行购买使用,饲料里没有添加了。我觉得这个完全取消掉,对这个水产养殖业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黄显会教授:其实农业部一直是朝着减品种、减量的方向来考虑的。168号公告的存在,是当时中国养殖业客观存在的一个需求。在168号公告里,大家可以看到附录一主要就是抗球虫药,其它是抗菌促生长的。欧洲在饲料中已经取消抗菌促生长的药,美国FDA也表态这个是要取消的,并且就在这三五年内。中国向来都是跟着欧美学的,欧美都取消了,中国也肯定会跟进,只是时间问题。至于如何去取消抗菌促生长药物,是以168公告的更改呢?还是以其它形式?我个人觉得下一步的更改,应该是处方药的更改,也就是规范抗生素的使用,这个必须要提高兽医的地位。

  三、抗生素减量、减品种需要哪些技术储备?

  华南农业大学张永亮教授:我个人认为,替代抗生素的观点是错误的。一是难以找到替代物,二是即使找到替代物,这个替代物引起的问题有可能更严重。当前使用抗生素,就是要抑制有害细菌生长,或者把细菌杀死。那么为了最终实现减少抗生素的目的,养殖户除了要抑制有害细菌,还要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单靠一个技术无法解决问题,必须是技术集成,包括营养调控、环境控制、疫病防控等。

  怎么样提高动物健康水平,这里就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从大的方面讲,比如国外生猪品种的生长性能很好,因为国外的养殖环境,饲料的营养水平,猪场管理的水平都做得很好。猪舍内温度国外可以恒定在25℃-28℃,空气是过滤的,在那种环境下筛选出来的种猪,只要它生长性能好就可以,像抗病力可能在培育、筛选时已经被淡化。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种猪引入到中国容易水土不服。所以,培育优良的、适应本土的畜禽品种非常关键。第二是营养调控的技术问题。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一些抗菌肽、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等,可以用组合手段来增强畜禽抗病力。第三是环境方面的问题。从猪场的设计,怎样才能让养殖的过程更符合猪的天性,重视动物福利等,也就是从管理的层面,采取综合措施,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郑诚:我同意这种说法。确实没有一种单一的产品能够替代抗生素,可以达到抗生素在预防疾病、增加饲料转化率的这种效益和效果。据我所知,个别企业采用多种添加剂的功能组合、深度加工技术,研发出无抗雏鸡料、无抗乳猪教槽料,经过一年多的饲养试验和生产应用证明,效果挺好。可以初步认为,在养殖业中采用综合措施,应用无抗饲料是可能的。

  金银卡技术总监程鹏辉:我经常给下面的人举一个例子:自然状态下的野猪是没有用过任何药物的,吃到脏东西或出现疾病的时候,没有死光光,这个和它们的肠道健康有关,人为干扰因素很少。现在很多饲料里面都加了药物,甚至超量添加,导致人工饲养的生猪的肠道微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所以一旦突然细菌入侵,就容易感染疾病。这几年仔猪腹泻的确挺严重的。一些发酵的产物、益生菌类可以促进肠道菌落平衡,有利于有益菌稳定。还有就是,几种添加剂组合使用是比较有效的,比如说一些酶制剂、微生态制剂、酸化剂、中草药提取物、免疫增强剂等等,但这类产品市面上品牌很多,质量良莠不齐,需要认真选择。

  广东希普总裁余忠丽:不用抗生素是为了安全,我觉得还有肉质好,是不是?希普2009年到新疆建猪场,现在一年有3万头出栏的规模。我的体会是,首先疫苗一定要做到位。然后就是,四年时间里,我们交了不少学费,一直在探索把发酵技术和产品应用到养殖板块。现在我们把玉米也发酵了一部分,像新疆的中大猪料,可以做到几乎不放豆粕,全部用棉粕发酵。种猪、小猪就不敢,还是用发酵豆粕。几年前郑老师来我们公司就讲过“细菌战是持久战”,后来又改为“细菌战是歼灭战”,实际上就是以菌治菌。

  我们的做法是预防大于治疗,新疆猪场不使用消毒药,而是采取液体菌喷洒。刚开始效果不明显,但坚持两年后猪舍很干净,到了夏天很热的时候都很少苍蝇,说明场内菌落以有益菌为主。另外,猪只的饮水中还会适当添加一些乳酸菌,天天给它喝,可以把肠道调理好。如果有猪只生病,我们会采取隔离治疗。治疗好了之后,再放回去,或者直接淘汰。现在很多动物营养师、配方师关注点都落在如何缩短养殖周期。我认为随便改变动物的生长规律是要付出代价的,疫病复杂的原因可能也在此。如果人们吃的肉都没有肉味了,这样的养殖意义何在?

  山东宝来利来南方总经理汪官保:我们大概在5年前提出了一套比较适合的生态养殖理论——“加三减一”。“减一”就是减掉饲料里的抗生素。“加三”有三个方面:第一,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包括饲料配方的调整;第二,天天给生猪喝乳酸菌液,这是为什么呢?到目前为止,微生态制剂中乳酸菌的抗病毒性研究依旧是个难题,因为它的含量太少,等到猪或者鸡吃进去之后,抗病毒性的效果就很低甚至没有了。第三,用生物消毒取代化药消毒。一方面对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对动物呼吸道粘膜免疫。这些做好之后,然后再加上良好的管理模式,去掉饲料里的抗生素是没有问题的。

  郑成:现在中草药的作用还不明显,原因是当前中草药产品很粗糙,然后是缺乏人才。在广东也鲜有专业人士研究中草药,以前还有中兽医,但现在比较少。

  广牧丰总经理郑文才:既然是中草药,就还是药,不要放到饲料里面去,不应该放到储备技术这一块。而且,中草药人用都不够,根本行不通。

  黄显会:中草药首先是资源问题,这个郑总讲得很对。第二个问题,中草药的作用机理从某种程度上,必须有物质基础,现在把它提取浓缩了,长期的添加,有什么样的副作用?这些都不知道,也是有潜在的风险。

  四、抗生素替代产品、技术产业化面临哪些困境?

  盛广成:为什么微生态制剂等绿色添加剂没办法产业化?有一个悖论,抗生素是一个发展了很多年、很大的产业,价格也相对便宜。现在新技术刚转化出来的成果,像酵母产品、抗菌肽、免疫多糖等,普遍研究时间长、资金投入大、涉及的学科广,没有市场作为支撑,又没有国家经费扶持的话,根本就无法在市场上跟抗生素竞争,企业拿什么来进行持续投入呢?所以说这是一个悖论。我们畜牧所在抗生素替代和免疫这块做了好多年,成功开发了很多东西,但是在产业化这块的确遇到很大的挑战。

  汪官保:目前大家对微生态制剂确实评价两极化,甚至认为没有效果。而且,包括微生态制剂在内的大部分添加剂,处于一个不良的竞争环境,产品良莠不齐。这也跟我们的饲料厂购买微生态制剂,往往是价格导向,不是优先考虑效果有关。其实,微生态制剂不像抗生素那样起效很快。第一是需要持续添加,不是阶段性添加,也不是有病了才添加。比如乳酸菌达不到那个量,就不能发挥效果;再就是一个补偿作用,应该多种绿色添加剂组合使用。还有,现在很多大型猪场都在提高自动化水平,发酵饲料没有办法通过这些自动化设备使用,推广起来也比较困难。

  黄显会:我特别赞同张永亮院长的观点。刚才讲的抗生素替代技术储备,就两个方面,一个是综合技术,一个是单一产品技术。综合技术储备就是说如何综合提高养殖水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还是单一产品技术储备。大家说一些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免疫多糖对动物生产性能有促进功效,可以替代抗生素,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用多少的量?很多提取物是挥发性物质,要采用什么技术来保存?还有很多的功能性蛋白,这些物质用量多少?会不会被一些酶水解掉?微生态也一样的,在高温下能够保持多少?所以说,目前的替代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个机理要搞清楚,如果搞不清楚,我觉得无法成为法规的东西来推广和运行,都只能做探索性的工作。最终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欧洲现在实行的是无抗养殖模式,相比之下,美国的养殖过程中也使用较多药物,也有饲料药物添加剂,但是规定很严格。兽医可以掌控药物的使用量,并且法规的剂量仅仅是推荐的用量。在养殖场,兽医可以提高剂量,只要能够保证食品安全就行。在中国,说抗生素减量,其实不在减不减量,核心在科学养殖、合理养殖。

  另外在中国养殖还是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去发展:一个方面就是像希普这样的,走无抗的养殖模式,这些探索很好,需要鼓励;另一方面是不可能说不用就不用,面对国内巨大的肉食品需求,要提供这么多肉食产品,大规模养殖保证高产出,不用药暂时是不可能的。

  五、规范使用抗生素,有什么监管建议?

  郑文才:我就建议饲料厂最好从现在开始不要使用抗生素。饲料厂的责任是把营养研究好;如果是病或菌,应该让兽医去处理;如果是应激,让养殖户去做好管理。应该回归专业化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盛广成:现在的饲料企业也很痛苦,饲料配方师要几种抗生素药物轮着用,其实这些原本都应该属于兽医干的事。饲料企业应该集中精力去关注营养价值的问题。把抗生素禁掉后,就可以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肯定会有新的更好的技术出现。

  黄显会:兽药厂经常骂饲料厂,你到底是要我提供一个什么东西给你?饲料厂本来不应该对兽药有需求,就应该负责满足畜禽“吃饱”的需求,提供合理营养。让饲料企业提供有治疗作用的、治百病的饲料产品,这很不好。

  像我刚才说的,以后必须提高兽医的地位。这就能够解决刚刚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例如抗生素规范使用、减量减品种、保障食品安全等。抗生素的供给和使用,目前的阶段,各地区都没有统一。但如果提高兽医的职能,到一定阶段最终会规范。未来肯定是要专业化分工的,养殖就养殖,兽医就兽医,兽药就是兽药,饲料就饲料。饲料企业不应该、也没必要承担一些其他专业领域的事情。

  杨琳:对于抗生素,第一步是减量减品种,还不是完全禁止使用,完全禁止使用在中国的这种饲养模式、饲养环境下,畜牧业可能会大大的震动,还不一定承受得起。减量技术要做到位,实际上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饲料,而是在饲养管理和环境。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正式考虑建立养殖许可证制度,先制定政策,慢慢地规范起来。

  郑诚:生物饲料是无抗饲料的主体,我建议把“生物饲料”列入饲料法规,研究制定参考标准。像无抗技术研究申报优先给予立项和经费支持,重大技术突破要重奖。

  江青艳:坦率讲,在座企业的抗生素使用肯定是按法律法规操作的,但现在最难处理的就是中小养殖户。他们不来开会,也不来听报告,但他们是购买饲料的主要群体,在抗生素减量减品种中的地位很关键。

  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有动作,不能总是在讨论,包括前面的建议必须要有动作了。先禁用一部分,列时间表。一旦开始禁止,很多人包括养殖人会思考,要禁止了,我得想其它办法。如果没有动作的话,所有人的心理肯定是“先用着以后再说”,不会重点考虑替代那些问题。很多替代技术并不是说没有用,而是与抗生素竞争中没有优势,确实得不到推广。

  我们也知道,目前减量的问题,减不了,一个是量少了不起作用,第二个说禁,养殖户不听你的,图方便、图简单。我觉得无论限制还是禁止,必须要发出一个信号,让整个行业真正知道,禁用抗生素已经开始了。当然,抗生素可以作为处方药,还是可以用,但用量就能够控制。

  那么,禁用哪些,限用哪些,这里我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国内普查中,哪些抗生素反映说没有效果,或者基本上没有什么用的,目录里面有,但是很少用,这些首先可以取消掉。

  第二,目前的养殖生产中,确实效果不好,残留大的,这些可以让兽医专家提供一些信息,考虑禁用。

  第三,参照欧盟。欧盟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是分段,先禁四个,再禁两个,最后全部禁掉。总之我觉得要开始了,逐步禁用的过程当中,我们新技术就有施展的空间。

  第四,养殖户观念的问题。现在养殖户追究一种低成本,猪舍不改造,环境不注意,光把猪养大卖出去就可以了。所以猪生病是必然的,环境的影响力可能比病原的影响力还要大。如果养殖户知道抗生素要禁了,会想其它办法。

  第五,其它的配套设计,我们行业要多做一些技术宣传,比如说希普的发酵技术,还有其它的一些典型范例。让大家达成一种共识,抗生素禁止以后,完全有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是有这种成功案例的。总之,我觉得是该有些动作的时候。

  要多做一些技术宣传,比如说希普的发酵技术,还有其它的一些典型范例。让大家达成一种共识,抗生素禁止以后,完全有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是有这种成功案例的。

责任编辑:宋美丽  

返回猪e网首页  返回兽药中心首页  返回论坛首页
兽药资讯 资讯列表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企业展播 高端访谈
兽药技术 行业精英 人物博客 政策解读 行业会讯 使用案例 使用经验 专家论点 经营之道
兽药交流 兽药交流 新产品发布区 兽药GMP|GSP 政策法规 临床用药
论坛精华 版主推荐 论坛热点 今日话题 论坛新帖 网友日记 活动召集
猪病交流 病例图谱 疫情通报 圆环病 蓝耳病 口蹄疫 猪病大全 猪瘟 高热病 伪狂犬 副猪嗜血杆菌
国际动保 勃林格 梅里亚 派斯德 拜耳 杜邦 默沙东 礼来 辉瑞 海博莱 其它
兽药导购 抗生素 疫苗 驱虫药 中草药 消毒药 催情促孕 保健药物 防酶脱霉类 灭蝇灭鼠药 兽药原料
兽药专题 2012年度兽药企业口碑五十强榜单 腹泻 驱虫 口蹄疫 圆环病毒 蓝耳病 病毒病
进入社区

热门讨论

我要开店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